购买一套称心如意的商品房,是很多人的愿望。但如果没有购房经验,不了解购房中存在的风险,很容易落入一些开发商设计的圈套。尤其是国庆期间,各大开发商的优惠活动琳琅满目,处处隐藏陷阱,一不小心就中了开发商的圈套。为了防范消费陷阱 ,减少消费纠纷,专家提醒广大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要注意开发商常用的“七大圈套”。
圈套1“捂盘”惜售
新楼刚开盘时,有一些开发商是先把位置不好的房子拿出来销售,好位置的房子反而被保留下来,然后每个月推出几套 ,其目的是为了在后期的销售中提高价格和便于销售。
圈套2“样板房”花招
样板间是购房者了解楼盘最直观的方式,是衡量房屋质量、结构的因素之一。
但是,一些开发商有时会利用装修中的视觉误差来诱导购房者。建议购房者在看“样板房”时多考察房屋的结构和装修工艺、用料,把“样板房”作为自己装修的参考,而切莫原样照抄。
圈套3 扣下定金
要在最终确定购买并签订购房协议后再交定金,否则你一旦改变主意,开发商以消费者违约为由不返还你的定金。
圈套4 虚假宣传
要理性审视广告内容,并要求开发商把广告宣传的承诺写入合同约定条款。目前我国法院在裁定商品房纠纷时,是以合同为依据,而并不以广告宣传的内容为依据。
圈套5“精装房”不精
精装修的房子,免去了购房者购房后装修的麻烦,尽管房价不菲,还是受到了不少购房者的青睐。但是,一些开发商推出的精装房,其装修用材明显与装修价格不符。建议购房者购买“精装房”时在合同中明确“精装房”的装修标准、所用材质、价格、质量标准、售后服务等内容,以免上当。
圈套6 曾有虚假贷款
一些开发商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在楼盘刚开始销售的时候,假借自己公司员工的名义,向银行办理按揭贷款以套取资金,然后再将这些房屋出售给购房者 ,并要求购房者一次性付款。这种房子在办理产权证的时候,往往会有麻烦,甚至很长时间办不下来。
圈套7 面积不实
购房者应当特别注意合同中对房屋面积的约定。房屋建筑面积的准确值需要实际测量,而并非是使用面积与开发商单方确定的系数相乘的简单算法,这往往是很不准确的。目前,一些开发商利用购房者难以测量出实际建筑面积的情况,往往单方面虚增系数值。对此,消费者要高度警惕,必要时,应请有法定资质的测量机构进行测量。
此外,当购房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及时与开发商进行交涉,如果交涉不成可带上相关证据到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建委 、房产局等行政部门申诉,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编辑:王志亮)
相关阅读
选房窍门:买房前要"三看、三比、三算"
如何更好地确定二手房房价
贷款买房的省钱技巧
买房中介费双方可以协商而定
返回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