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平方米经适房冲击年底北京商品房市场,业内称,在需求低迷的形势下,北京楼市或将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降价潮
北京今年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丰台区南苑西居住区今日正式开工,经历了万套限价房冲击的北京楼市将再次面临价格考验。
业内人士称,在需求低迷的形势下,北京楼市或将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降价潮。
《第一财经日报》昨天从北京丰台区建委获悉,丰台区南苑西居住区项目作为马西路南延建成通车后的第一个开发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60.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住宅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由北京市永联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
丰台区南苑西居住区是今年北京19个重点开工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提供经济适用房7393套、廉租房590套,另有幼儿园、小学、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商业设施等。
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统计,截止到目前北京今年已供限价房用地46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450万平方米的全年计划。其中经济适用房300万平方米,比2007年多100万平方米。据丰台区建委相关人士透露,这些项目都将在年内开工建设,年底前将提供超过7万套房源。
北京博大坤元房地产公司前期部经理吴兴捷告诉本报记者,除保障性住房,在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网站上显示2007年遗留的已进入销售阶段的商品房为69685套。到今年10月北京已获预售许可的期房住宅达109693套,比年初增加了4万套的存量。由于大量项目年中要避开奥运会,所以将集中在下半年进入市场,这意味着北京今年底前将有超过10万套房源进入市场。
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看,北京共完成3.9万套住宅销售,比去年同期下降约37%。在不考虑任何促销手段、仅以往年经验计算的情况下,北京全年一手住宅成交应不会超过8.5万套。
对于大量房源的即将集中入市,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公司董事总经理杨少锋认为,在眼下需求依旧低迷的形势下,北京楼市将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降价潮。吴兴捷则认为,经济适用房的门槛在条件上限制了部分购房人群,与高档商品房之间不会有竞争关系,但在“两限房”和经济适用房周边区域,商品房楼盘都出现了集体打折现象,说明保障性住房间接地为周边房价降了温。
延伸阅读: “降价潮”VS救市 在纷扰中看清楼市的真面貌
另据东莞日报:今年以来,房屋成交量陷入低迷,楼市沉寂。在这种冷清的市场环境中,为房地产市场指点迷津、建言献策之声显得格外热闹。9月15日,央行发布公告宣布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开始放松在2007年底确立的从紧的货币政策。此信号一出,房地产“救市论”也开始火爆起来,近两日已在各地有蔓延之势。
对于房地产“救市”,相关的各类指责和争论此起彼伏,不曾止歇。各方各执一词,真有点让人一时看不清楼市真面貌。
客观来看,一个事件的背后,总是有着不同的声音。摒弃了过去地产大腕“一言堂”的怪现象,从辩证的角度来讲,这似乎是在博弈,也是在试图走进真相。
近年来,大家对房地产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国八条”还是降价潮。这些年里,中国楼市也逐渐沉淀了一些声音。“两率”齐降是近期楼市的热点,也引得被迫“冬眠”的开发商们有些“振奋”,但是在房地产业内人士看来,降息虽具备积极性的信号作用,但恐怕还难以撼动楼市低迷的预期。是否还需要打出更为有效的“救市拳”,一时间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
从全球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曲线来看,任何一个市场都存在着一个波动周期。一般而言,越是房地产市场成熟的经济体,周期内价格波动越平缓。而越是新兴房地产市场的经济体,房价波动周期时间越短,价格波动越剧烈。对于少数房价较高的地区,不少专家认为,房价的适当回落是正常的,尽管理性回归之路艰难,但防止楼市的大起大落始终是各方的共识。
调整的标志,是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笼罩,销量萎缩。中国住宅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日前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在需要有更多的需求,以保持市场的稳定,促进交易,促进购买。这话一语中的。那么如何才能释放更多的需求呢?
某网站前不久曾推出“万科降价调查”,万名网友参与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网友支持万科降价。可见,不是大家不想买,而是房价太高,多数人还是买不起房。房地产商要赚钱,最终还是要从基数巨大的普通老百姓腰包里掏钞票。所以得真正打动普通老百姓才行,投票权还是掌握在普通老百姓手里。
眼下,地方政府“救市”声此起彼伏,房地产商降价、打折促销层出不穷,而市场却并不领情,相反,老百姓的“持币待购”心理更加严重,甚至部分城市出现集体退房现象。
潘石屹说:“真正解决房地产资金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不是银行的贷款,银行贷款终归要还,是销售收入。”去年地产市场“土地为王”,这是开发商膨胀时的欢歌;前一段时间说“资金为王”,是开发商已意识到调整期的来临;到现在承认“销售为王”,开发商终于要认真温习做买卖的真谛了。要走出目前楼市困局,还是那句话,要做好自己的功课,才能打动消费者。
延伸阅读:楼市降价潮未进一步蔓延 15届房博会开幕
另据今日早报:万科降价事件给杭州楼市带来了浓重观望气氛,救市“24条”却又在市场一片低迷声中火热出炉,楼市将往上?向下?事实证明,想要知道这一答案的人,很多。
夹杂着种种疑问、困惑、期待的复杂情绪,浙江省第15届房博会10月17日正式开幕。人气比想象中的要旺,但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表现都更为平淡从容,房博会少了许多噱头,而多了几分实在。
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昨天下午3点,在和平会展中心二楼的新帝朗郡展位上,记者看到,开发商所准备的资料已经所剩不多。
该项目销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房博会,但这次的人气明显比以前要旺很多。“上次我们的展位在一楼,位置明显比这次的好,但是人流量还是这次的大。”
而位于浙江世贸中心一期一楼的公元沐桥是第一次参加房博会,该楼盘的营销总监潘才平认为,“从今天的情况看,房博会对于积累客户还是比较有效,早知道我们以前也应该参加的。”
不过,许多房产公司也反映,虽然客户量不少,但有强烈购买意向的并不太多。很多客户往往在详细咨询楼盘信息后,表示要“再看看”,多了很多从容的味道。
这从昨天杭州楼市的交易行情也可以看出。昨天杭州主城区成交42套,比前一日减少17套,预定31套,比前一日少了14套,成交均价18064元/平方米。余杭区仍然仅有9套成交,预定3套,成交均价5919元/平方米。
“购房入户”政策吸引外地人
新近出台的救市新政,将购房入户政策实施范围由滨江、下沙、钱江新城区域扩大到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区等区域。此举立马在房博会上有了反应。
“我有两个孩子,能不能买两套房子,同时入户?”在林风御树的楼盘模型前,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正在咨询售楼人员。记者发现,开发商还特意用把写着“胜利小学”的纸张,贴在模型的学校位置。
购房入户对于购房者的吸引力,也引起了不少开发商的重视。据南北西岸的销售人员介绍,该楼盘下一步可能会把购房入户作为楼盘的一个新卖点。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希望杭州市民的购房热情迅速升温显然有些不现实。而对不少开发商来说,希望购买学区房的外地购房者,可能是不能错过的潜在客户群。
折扣战没有继续蔓延
没有了穿盔甲的古代士兵,少了吹拉弹唱等演艺节目,更缺了送小礼品的开发商……跟往届比起来,参加本届房博会的开发商都显得颇为实在。“噱头比较少,或许是开发商对本次成交促销的期望少了吧。”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感叹。
跟这些表象相比,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来以为要精彩上演的房价折扣大战,昨天却出乎意料地没有出现。
除了现代景苑、名城燕园等前段时间已经打折的楼盘之外,此次大幅度降价的楼盘并不多。只有几个楼盘推出一批特价房,比如青枫墅园、推出36套单价低于6000元/平方米的特价房,折扣最高的达到7.2折,西溪风尚推出几套9999元/平方米的特价房,而其原均价为13500元/平方米,而很多楼盘对于折扣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购房者只有在询问过售楼小姐后才能了解到真正的折扣。
某市中心楼盘的一位营销部负责人甚至表示:“即使要打折,也未必需要在房博会这几天打,结束以后一样可以打折。”
一位购房者表示:“折扣其实也不是我们最看中的,主要还是看它最后的价格是不是符合我们的心理价位。价格虚高以后再冠以打折的名义,其实没有多大意思。”
二手房刮起“特价风”
和以往经纪人扎堆的展会现场不同,这次的二手房展区略显冷清,而且降价房和特价房扎堆。财富置业首日统计数据显示:房源量增长63%,客源量下降23.9%,现场带看房量增长75%。
一走进二手房区域,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排经纪人手举“狂降172万”、“狂降100万”的牌子。21世纪不动产的一位经纪人告诉记者,这套降价172万的房子位于杭州曙光路附近的黄龙雅苑,原来的总价接近1000万元,现在降到了800多万元。
前段时间新盘打折期还在观望的二手房房东现在明显行动了起来。很多中介的展位上都专门开辟出类似“尝试价”、“特价房”的降价房源区域。裕兴房产专门展示了100多套单价在一万元以内的特惠房、住商不动产的降价专区内挂牌价打折的折扣从7.5折起。
不过很多购房者显然对二手房大打特价牌不是很感冒:“二手房的房东都是个人,开价随意性很大。他可以叫价翻倍,然后说对折出售。主要是看房子的价格是否真的合理。”
“今天来看的人不太多,明天是周末,希望人会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