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王前段时间买了套房子,花了50来万元,除了首付,他还要给银行“打工”20年。眼看要交房了,小王这几天心里突然烦躁不安起来,全然没有了当初买房的兴奋。烦躁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担心房子的质量有问题,而自己却看不出来。
像小王这样的购房族的担心,催热了一个新的行当——“验房师”,在济南,经过半年多的运作,有100多位正规验房师每天活跃在各个即将入住的楼盘
“楼市王海”
据了解,验房师主要来自建筑行业的资深人员,他们一般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几年、十几年甚至更多时间,清楚里面的一些“道道儿”。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对整个建筑行业的了解,让他们能比普通的购房族更容易看清房子的质量问题,更有针对性地“挑刺儿”,因此他们被看成是“楼市王海”。
“截至目前,今年我们一共验了228套房子,可以这么说,所有的房子都有质量问题,只是问题的大小、多少程度有区别。”山东代表处主任李玉荣这样告诉记者,“这些问题可能对施工单位无所谓,但只要涉及业主,都是大事。”
两份“验房报告”
很多购房族都有这样的认识:收房的时候,明明已经拿到了有关部门出具的房屋质量验收
合格报告,可为什么房子的质量还是这么不让人放心?
中国验房师管理协会副秘书长、山东首席验房师闫福林告诉记者,2004年,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后,国内多数城市对房地产项目的工程质量实行五方责任主体共同负责制。五方责任主体是指开发商、施工方、监理方、设计院和工程勘测方。表面看,有如此多的责任主体,工程质量应该得到层层把关。“但实际上,五方中只有开发商是甲方,施工方、监理、设计院和工程勘测方均受雇于开发商,都是乙方,他们都是拿开发商的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否拿到钱完全看甲方‘脸色’,这种关系能形成真正的质量监管吗?”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出现的“验房师”这个新行当本身也就见怪不怪了,不同主体出具的两份“验房报告”,结论不同,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