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辈人都喜欢用这句话来也形容世事变迁。在农耕文明时代,事物演变的速度迟缓,搁现在,十年就会大变样。那么,十年后,中国人还会为房子而痴狂、无奈、感伤吗,甚或没房依然讨不到老婆吗。
若简而言之,中国人居住形态的嬗变取决于三个因素:住房制度、收入水平、产品升级。它们依次意味着:政府想要怎么分配住宅,居民有多少钱能买到合适的住房,市场上有什么样的房子可供消费和享受。
首先,住房制度的变迁。建国之后,我国实行的是福利化分房制度,也即低租金的公房分配制度。毫无疑问,这是公有制、计划经济下的特有产物;貌似公平,其实未必,当官的、有本事的人住大房、住好房,草根阶层住得拥挤,活得郁闷。1994年中央开始推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但步履维艰,只到1998年国务院下发“23号文”后,由福利化分房向货币化买房的制度转变才得以全面铺开。
中国有“文化大革命”的传统,什么事都喜欢一哄而上。事实证明,这次住房制度改革“转弯”太急,结果在基本丢弃(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规模甚小)的背景下,住宅商品化、市场化的大潮汹涌,连中低收入家庭也被迫到市场上购房,加上投资、投机成风,房价持续高涨,老百姓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于是乎,中央从2005年起开始“纠偏”,大力推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2006年又出台“90/70”政策,调整住宅供应可谓大刀阔斧。
由此推测,未来十年,我国的住房供应结构将是“三分法”:针对低收入家庭,供应非市场化(住房保障)产品,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所占比重为20-30%;针对中等收入家庭,供应半市场化产品,包括限价商品住宅、经济租赁用房、部分“90/70”产品,所占比重为30-40%;针对高收入家庭,供应市场化产品,即纯商品住宅,所占比重为30-40%。届时,这一住宅制度基本与发达国家相似。
其次,收入水平的提高。“捧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饭”,虽说国家可以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优惠政策,但归根结底,居住水平的高低与家庭收入呈正比。国际上有一个衡量住宅购买力的标准——房价收入比,即房价与家庭年收入的比值。发达国家一般是3:1-6:1,目前我国总体为10:1左右,一线城市更高达14:1-18:1。这说明两点,一是房价涨得太快了,二是许多居民其实是买不起房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近10%,创造了世界奇迹,人均收入增长率也维持在高位,2002年以来,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年均10%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年比上年增长17.2%。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后,住宅消费将步入加速升级阶段,而我国2006年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200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亦接近2000美元。因此,完全可以预测,未来十年,旧房换新房、小房换大房、中低档房换高档房的改善性住宅需求将持续旺盛。
最后,住宅产品将持续升级。地产大佬王石(王石博客,王石新闻,王石说吧)前些抛出观点“三四年后再买房”,论据之一是以后住宅质量会更好。这绝对是大实话。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质量差的房子将沦为滞销货;另一方面国家也在大力倡导节能、环保、智能、生态型住宅。按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实现小康化。“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届时“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35平方米左右,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居住小区距离公交车站的距离最远不超过500米。
综之,目前我国住宅市场面临诸多矛盾,但许多问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改善才能解决。风物长宜放眼量,十年之后,中国人必然住得比现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