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国家以及地方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各地楼市开始呈现出一种“降温”的状态,楼房交易量有所下降,但是楼价却一直高居不下。在持续了长时间的降温情况下,目前一些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已经有所下降,房价下降的通道已然开启。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北京市一手住宅库存量为10.7万套,处于今年高点。根据上半年的销货量推算,在不开新盘的情况下,北京市场房源可供销售近15个月。同样截至7月20日,上海可售一手住宅为53948套,广州市未售房源为73728套,石家庄、郑州等二三线城市住宅库存量也逐步攀升,且均呈现出积压态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70个城市房地产运行情况显示,房价涨幅同比超过5%的29个城市,均为二三线中小城市。而为了落实7月15日国务院常务办公会“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应出台限购措施”的精神,住建部已完成对全国二三线城市房价的全面布控,并着手草拟新一轮限购城市名单。
而楼市存货量的持续增加,让开发企业新增供应动力不足。各家开发企业公司都放缓了开发新楼盘的速度,而各家房地产那公司也是纷纷打出优惠打折的信息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虽然营销方式众多,但是效果却都不太理想。
一线城市作为国家政策调控的重点,房价涨幅已经有所下降,其他二三线城市虽然有小幅上涨,但是涨幅不大,总体来说房价目前处于稳定并有望有所回落的状态。楼价是否会下降,不仅是众多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更是房地产公司、机构以及专家热烈讨论的问题。楼市是否出现拐点,可以观察两点,其一,成交量,若成交量出现大幅下滑,房价不可能上涨;其二,房地产上市公司现金流,有些上市公司的负现金流是1000多亿元,缺钱已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作用逐步显现,虽然多数专家对一线城市未来的房价下降持乐观预期,但是,还不能就此断言房价已经步入了拐点。从供需关系上看,随着调控的持续以及效果进一步显现,购房者对价格下行的预期进一步增强,购房决策更为谨慎。在限购令不松动的情况下,成交量将持续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