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早就已经下发,1000万套的建设目标,如今正在慢慢兑现,老百姓们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期盼也是越来越大。但是,随着一部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完成,我们发现,保障性住房的质量问题实在不敢让人恭维,保障性住房究竟保障的是什么?
北京首个限价房项目旗胜家园,用手指轻轻一戳墙壁,灰土便纷纷落下,“墙脆脆”现象严重;广渠家园四栋塔楼均存在漏水情况,“屋漏漏”问题涉及三五百户业主;包头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500多住户遭遇了墙皮起砂脱落的问题;17日,郑州市一处拆迁安置小区8栋刚封顶两个月的六层楼房,因为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被要求全部拆除重建。这些被公开曝光的保障房质量案例,无一不让人瞠目结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原本是利国利民的放心工程,现如今怎么就变成了“豆腐渣工程”?
据一些专家学者解释,造成这种质量问题存在的不可忽视的三个因素就是时间紧、任务中、成本低。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造价成本过低,仅仅依靠质量监管来治理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在很低的成本节制下,只可以保证房屋不会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但是要想保障老百姓们住得舒适安心,是远远做不到的。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质量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当然偷工减料问题也是一方面,重要的则是监管的力度不够。例如,在国外,如果房屋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开发商一定需要出面负起责任,而在整个房地产行业中,也会因为这一次错误在行业中出局。而在中国,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房屋质量问题,“楼歪歪”“墙脆脆”等问题频发,却没有见一个开发商出来为此澄清,讲明问题所在以及究竟谁该为质量问题负责。老百姓糊里糊涂,谁也不知道究竟该找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原本,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为了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为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今,保障性住房质量问题频发,老百姓不能对政府的工程放心,容易造成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保障性住房想要保障的是老百姓的生活,而这种存在过多质量问题的房屋,只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威胁,埋下隐患,这也违背了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初衷。不知现在的保障性住房的1000万套的目标,究竟建设出来保障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