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旨在抑制房价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将执行,各地开发商将实行商品房销售一房一价的规定,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后,可自行降价,但涨价必须重新申报。
在北京市公布的实施细则中指出,商品房销售中须明确标明每套房源的总价和每平米的单价,地下停车位面积和价格,包括中介服务费用、物业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等。
这一政策的实施是房地产企业规范化运营的表现,是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的保证,可以很好地遏制某些不良开发商坐地起价的行为。主要可以解决一套房屋信息多家使用情况,以防止有些中介用虚假信息忽悠购房者、部分网站房源信息过期或存在虚假、误导买房人。细则对网站的商品房销售一样适用,不执行明码标价规定的,或者利用标价形式和价格手段进行价格欺诈的,一样将会受到处罚。
过去我国房地产市场不规范,随意性很大,在这方面管理薄弱,制度也很不健全,这一规则的出台将会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控制乱涨价。细则中要求中介公司必须标示投诉电话,也会在消费者当中形成有力的监督,中介公司通过虚假房源来吸引购房者的现象将明显弱化,一些不良中介的生存空间将逐渐受到挤压,可以逐步提升整个行业的规范性。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二手房市场将面临巨大的困难。由于二手房的交易价格由买卖双方议定,经过讨价还价,成交价格必然与挂牌价格不同。而且,业主在挂牌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市场和自身状况改变报价。并且,政策的实施,也未必能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发改委此次政策的实施只是意在进一步规范房地产行业,让全国各地的房价更透明,更有可比性。明码标价对控制房价并没有太大作用。因为目前一些项目可能在定价的时候就已超过当时的市场价,预留了涨价空间。
要真正控制房价上涨,最根本的还是要扭转市场的供求关系。首先,要扩大市场的供给方,让小商品房、农村房同样成为商品房,打破开发商的经营垄断体制,使品房不再稀缺;其次,要通过信贷、税收等多种行政手段对拥有多套住房者进行调控。只有如此,供求关系才可能扭转。否则‘一房一价’对于抑制房价上涨不会起太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