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日本大地震,中国人该思考些什么?
目前,日本大地震,成为世界各个媒体关注的焦点。地震引发了大规模的海啸,同时也导致了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引发恐慌。总体来说,这次地震是具有极强的毁灭性的,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在日本地震发生后,网上舆论立刻疯狂起来,但却不是为日本人民祈福或者为死者哀悼,而是在欢呼在庆祝。其实,我觉得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拿这次日本地震和我们的汶川地震比较一下。至于,我们该不该在这个时候欢呼、庆祝,我就不多说了,那么我不妨从一个业内人士的角度,对日本的建筑和中国建筑这一方面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此次日本大地震是日本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比之当年汶川地震灾难性要大得多,但在这次地震之中日本的建筑却很少被毁灭,尽管摆动的厉害,大多的建筑都以顽强的“不死鸟”的形象坚挺着。日本确实不愧为世界公认的第一抗震强国。在天灾面前,我们无法抗拒,但我们可以用各种办法来减少人员的伤亡!所以,在这次地震中日本的建筑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值得深思的地方。
首先,是自然原因。日本由于锁车地理位置的特殊,自古以来就是地震频发地区,这就要求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来抗震。他们从一次次的地震之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地改善和加强他们的建筑质量。
其次,建筑法律健全。日本的建筑从设计到施工都必须要存从严格的法律制度,而每一个建筑项目都必须按要求达到一定抗震能力,凡是达不到要求的建筑要么推倒重建,要么进行加固。这就使得日本建筑从一开始就杜绝了问题的可能性,而中间各个环节也受到法律的制约。
再次,是日本抗震建筑的设计十分先进。对于一个地震发生频繁的国家来说这应该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建筑界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日本不断地研发、设计各种具有抗强震能力的建筑。这次,可真的立了大功。
最后,我想应该是日本民众的思想觉悟吧。我想在日本的建筑界没人愿意拿自己人民的生命开玩笑的,所以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下来,几乎没人去偷工减料,去弄虚作假。因为他们需要的建筑是在关键时刻能救人的。
就这次地震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好好的思考。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35年,英国的是132年,美国的也在74年之久。而在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新建建筑必须达到在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在数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损的抗震强度。这就是日本的建筑。在平时,我想日本根本不会出现什么“楼歪歪”、“墙脆脆”等诸如此类的房产质量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想一下,我国的建筑应该怎样去建,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建筑界的精英们更应该考虑这些问题。不妨设想一下,若这次地震还是发生在我国,那么我们又会有多少人员伤亡,又有多少高楼被夷为平地?